苏州刺绣

苏绣发源于苏州,苏绣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,已有2500年的历史,腾龙绣庄有着多年的苏州刺绣经验,是苏州地区专业的苏州刺绣厂.

« 装扮龙年:过年了,绣个十字绣!广府庙会秀非遗 大师现场绣广绣 »

阿勒泰哈萨克族妇女银针丝线"绣"出美丽新生活

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20日电(王婷 杨宇)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人,常年迁徙于四季牧场之中,这既是他们的生产方式又是生活方式,流动的毡房、欢快的冬不拉、飘香的奶茶,哈萨克人在诗意的迁徙路上,处处都是美的历程。在哈萨克族人生活中,妇女所承担扮演的角色,不止是"半边天",她们不仅常年放牧,还要承担着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制作。就拿毡房里的花毡、毡房四周的帷幔、壁挂、茶叶袋、服饰都是哈萨克妇女,取材于牲畜,一针一线织绣而成。苏绣发源于苏州,苏绣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,已有2500年的历史,腾龙绣庄有着多年的苏州刺绣经验,是苏州地区专业的苏州刺绣厂.

哈萨克族"绣花女"巧手"绣"出新生活

刺绣,不仅能绣出美丽的图案,更能"绣"出美好的新生活。

从前转场路上,绣花毡、用芨芨草织绣帷幔是为了生活所需,绣一条花毡,通过擀毡、剪、染、绣等工序,需要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,使用上百年也不会腐烂。花毡等织绣物的图案,主要以兽角、花卉图案为主,反应出哈萨克人朴素的生态观和独具特色的审美观。目前,阿勒泰地区逐步实现牧民定居,定居后勤劳的哈萨克妇女,利用手中的绣花针,织绣出了新生活。

7日,记者来到距离布尔津县七公里远的哈太村,随机走进一户牧民家中,26岁的别克扎提正在家中埋头刺绣,这位哈萨克族"绣花女"是布尔津县白山布民俗商贸工艺品农业合作社的一名会员。

"我和公公婆婆、爸爸妈妈住在一起,家里还抚养了一个女孩,一共有7口人,每天要照顾老人、孩子,做家务,有时还要帮助家里干些农活,没有时间外出工作。现在我每天闲下来就做刺绣,每个月至少也能赚500块钱,多的时候能赚1000多元。" 别克扎提告诉记者。

记者看到,在别克扎提家的墙壁上、炕上,都放置着各种色彩对比强烈,古朴典雅的精美刺绣作品,还有一些没做完的半成品。

"以前我姑姑家是开裁缝店的,我从那里学到了一些刺绣的手艺,还做过不少衣服、刺绣。08年听说县上开展了关于刺绣的冬季培训,我就去参加了,还被选了出来加入合作社。现在,我们只要隔一段时间去合作社拿材料回来做,什么时候做完,什么时候送过去,就能领到钱了。"

别克扎提说,合作社里经常开展培训,能学到新的设计,她还经常做一些刺绣送给亲朋好友,"我们村的牧民家家户户都在做刺绣,以前是自己家用和送人,现在是赚钱。"

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刺绣作保留传统的草原文化图案,制作工艺复杂,观赏性和实用性极强,深受内地各民族游客的青睐,很多刺绣品已经越境走出国门,成为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。

目前参与刺绣的农牧民家庭,年收入多可达到20000元以上,少也突破了6000元,效益十分明显。在布尔津县白山布民俗商贸工艺品农业合作社里,还有280多名别克扎提这样的"绣花女",他们大多是哈萨克族农牧民,都是该合作社会员。合作社理事长丽娜·阿汗告诉记者,除了会员外,合作社里还有20名正式员工,每月的平均收入都在2000-3000元。

丽娜·阿汗从2005开始接触到刺绣的,当时在家自己会去制作一些刺绣工艺品,到了2007年,政府给予了一万元钱的支持,我成立了一个小厂子,开始带着4个人一起做刺绣,把做好的成品卖给来这里玩的游客。为了让更多的姐妹富起来,09年正式成立了合作社,招收会员经过培训后,把材料交给她们回家完成,没有时间限制,在空闲的时候做好送过来,我们当场就付钱了。这些会员平均每月至少能有500元的收入。"

丽娜·阿汗还说:"县上很关心我们的协会,我们的场地就是镇上协调免费给我用的。2009年县上还帮我申报了科技项目,争取了资金,给我购买了8台4万多元的机器,妇联也给了我们3台,现在我们的机器都是赞助的,自己没有花一分钱。"

临走时,记者还看到,合作社印出了彩色的广告纸,还印制了专门用来装刺绣的包装袋,丽娜·阿汗说:"这都是妇联找单位给我们

  • 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

Copyright 2009-2011 苏绣. Some Rights Reserved.